回顾2009年热点,云计算、虚拟化等成为2009的关键词。而在2009年的年初一个过去曾经被忘记的概念正在悄悄被逐渐的重新重视——“物联网”。据资料显示互联网上关于“物联网”的报道及搜索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而在政策、行业发展、以及用户需求方面也进一步加大了“物联网”过去由虚拟的概念逐步进入一个“落地”的阶段。
关于“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所谓“物联网”确切的定义,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而中国也是研究“物联网”的最早国家之一,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物联网”就已经提出,但当时没有叫做“物联网”,而是叫做传感网。“物联网”的最直接的概念就是利用产品电子代码,还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网络来实现物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实现点对点的互联互通。
经过了近几年的市场及大环境的培育,“物联网”在随着技术的创新、互联网的发展、及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据ForresterResearch指出,“物联网”有关技术、产品和应用全球市场价值将会从由2008年2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115亿美元。应该说,“物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市场潜力也很巨大,但是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它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媒体乃至公众共同努力。同时,有专家预测,“物联网”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浪潮,也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物联网”将会得到大幅度的应有,而且会带来上万亿规模的科技市场。
“物联网”国外的应用
在国外及欧美国家对于“物联网”的非常重视,据资料显示,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对更新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提出了更具高新技术含量的信息化新的方案,欧盟发布了下一代全欧移动宽带长期演进与超越以及ICT研发与创新战略,而在日本政府紧急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项目ICT鸠山计划行动大纲,同时,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也加快部署了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步伐,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受到信息化的深刻影响。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在未来的3—5年之内,更具智能性的信息基础设施逐步与传统的基础设施融合,更加智能化的网络也将会逐步得到普及。
“物联网”在国内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挖促使“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业内人士表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网络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物联网”在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呢?国内启动“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又走到了哪一步?从国内对于”物联网”的发展态势来看。
1999年,中国开始传感网研究。
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
2009年1月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构想,其中“物联网”为“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奥巴马在就职演讲后已对“智慧地球”构想提出积极回应,并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在无锡视察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把传感技术和TD的发展结合起来。
2009年8月24日王建宙访台期间解释了“物联网”概念。
2009年9月11日“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感知中国’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传感网发展相关政策。
2009年9月14日在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高调表示:“物联网”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以开放的姿态,与各方竭诚合作。
2009年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部长在科技日报上发表题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的署名文章,首次公开提及传感网络,并将其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指出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高度应用将催生出一批新增长点。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首度提出发展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命医药、信息网络、海洋工程、地质勘探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目标,并将”物联网”并入信息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强调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而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
种种的数据和形动表明,“物联网”在中国的再次“复出”为我们制订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影响“物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现阶段国内的”物联网”虽然在政策、产业、市场方成突显很大优势,但现在的物联发网发展普及及真正的应用还存在的很多的问题。
1、RFID应用将加速“物联网”进程起推进性作用
RFID全称为“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中文名为“射频辨识系统”),最早上个世纪40年代初提出。主要应用于物流、食品、零售等行业,“物联网”的兴起首先带动了RFID产业的发展,因为实现在点对点的物对物的操作,因此在“物联网”的发展RFID功不可莫。RFID产业的发展在“物联网”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物联网”最前端的关键技术。据业界一位RFID专指出,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是一个是虚拟世界,一个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结合,互联网传输的是数字代码,“物联网”这个物理世界中的事物本身无法产生数字代码描述,必须借助各种射频设备,帮其按上一个“身份”,把它变得智能化,这个物体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再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就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而RFID将是解决这个“身份”载体的关键,所以RFID是“物联网”必不可少的。
RFID具有快速读写、距离远、长期跟踪管理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作为“物联网”发展的上游产业,特别是最具潜力的超高频RFID,“物联网”的到来将加速其产业化发展,将是受益最大的基础产业,同时,反过来对比,RFID也将帮助“物联网”真正的实现物理性。
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智能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英杰介绍,“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通讯技术做到铁道部已经成功实施了一个信息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其中采记了RFID技术,通过把这个技术感应安装到铁路、桥梁及一些关健的设施,利用“物联网”使现有的信息网整合起来,可以实现对于铁路的设备、基础设施全面的管理,实现铁路客运管理的智能化,推进信息组织建设。
2、“物联网”标准有待建设
标准,一直是对于任何技术的最后的一个统一规范,如果任何技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会使整个产业混乱、市场混乱,更多时候的会让用户存在不知如何去选择应用。“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可能还面临着完整的标准体系,而且也没有任何一个标准体系出台。而在“物联网”技术方面,因“物联网”这牵扯到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导致标准也非常多,所以,当前应进快明确一个统一合理的的标准,已经成为“物联网”发展的一个关健因素。
2009年9月份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上了解到,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传感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同时,赛迪顾问副总裁赵刚曾表示,“物联网”发展在未来非常热但”物联网”标准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对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